特色條目
奧利弗·克里斯蒂安·波斯比謝爾曾於1889至1894年擔任美國鑄幣局費城總局局長翻譯根據記載,他還有可能是南北戰爭期間首位遭敵對勢力所傷的聯邦軍人,與部隊於1861年4月行經巴爾的摩時,波斯比謝爾被一位邦聯支持者扔出的硬物打中前額而受傷。波斯比謝爾生於密西西比州,在賓夕法尼亞州斯古吉爾縣長大,父母都來自費城。長大後,他做過各種工作,然後再攻讀法律,並於內戰爆發後加入北軍。在賓夕法尼亞第25志願兵團服役了一段時間後,他又加入第48志願兵團並服役3年,先後參與過第二次馬納沙斯之役、南山之役、安蒂特姆戰役、坎貝爾站之役和彈坑戰役。之後他晉升少校並帶領第48團,於1864年10月服役期滿後退伍翻譯波斯比謝爾返回賓夕法尼亞州後試圖經商,但以失敗告終,他還試圖以共和黨人身份從政,並加入退伍軍人組織共和國大軍。1869年,波斯比謝爾進入費城鑄幣局工作,於1876年成為首席鑄幣員,1889年又成為局長,任期4年。一位下屬在此期間偷竊了局內的金條,這些金條在他最終落網後仍有部分未能尋獲,法庭判決波斯比謝爾賠償損失翻譯1899年,國會通過法案免除他的賠償責任。步入晚年的波斯比謝爾進入保險公司工作,於1921年謝世,享年82歲。
翻譯公司知道嗎?

優良條目
在量子力學裏,不確定性原理(又譯測不準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越小,則動量的不確定性越大,反之亦然。對於不同的案例,不確定性的內涵也不一樣,它可以是觀察者對於某種數量的信息的缺乏程度,也可以是對於某種數量的測量誤差大小,或者是一個系綜的類似製備的系統所具有的統計學擴散數值翻譯維爾納·海森堡於1927年發表論文《論量子理論運動學與力學的物理內涵》給出這原理的原本啟發式論述,希望能夠成功地定性分析與表述簡單量子實驗的物理性質。這原理又稱為「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同年稍後,厄爾·肯納德嚴格地數學表述出位置與動量的不確定性關係式翻譯兩年後,霍華德·羅伯森又將肯納德的關係式加以推廣。類似的不確定性關係式也存在於能量和時間、角動量和角度等物理量之間。由於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基要理論,很多一般實驗都時常會涉及到關於它的一些問題翻譯有些實驗會特別檢驗這原理或類似的原理。例如,檢驗發生於超導系統或量子光學系統的「數字-相位不確定性原理」。對於不確定性原理的相關研究可以用來發展引力波干涉儀所需要的低噪聲科技翻譯

維基百科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運作翻譯基金會旗下尚有其他數個多語言、內容開放的維基計劃:
維基詞典 多語言字詞典 |
![]() |
維基文庫 自由內容的圖書館 |
維基語錄 名人名言的集錦 |
維基教科書 自由的教科書和手冊 |
|||
維基新聞 自由內容的新聞 |
![]() |
維基物種 物種目錄 |
![]() |
維基導遊 自由的旅行指南 |
![]() |
維基學院 自由的研習社群 |
|
維基共享資源 自由的多媒體資料庫 |
![]() |
維基數據 自由的知識庫 |
MediaWiki Wiki軟體開發 |
元維基 協調各維基計劃 |
本文來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